校长信箱

发布时间:2022-11-14

使用须知:

1.来信前请首先阅读《使用须知》内容,以便您更加有效地提交信件并得到处理。

2.校长信箱用于受理师生员工对学校及各二级单位有关工作的建议、意见或情况反映,不作为具体工作的办理渠道。

3.来信内容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真实客观。

4.来信所反映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具体、详实,包括具体时间、地点、人员等,便于取证或实地调查。

5.来信的同时注明您的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我们将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必要时我们会与您直接电话联系,匿名或虚名信件我们不便处理。

6.对于建议类信件,我们将充分调研和论证,积极研究改进和解决措施,不作回复。

7.对有效信件,我们将认真对待和处理,在此期间建议您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提交来信,原则上一信只反映一个问题。处理意见我们将尽快以电子邮件或电话的形式回复

校长信箱:jjlgxiaozhangxx@163.com

九理暑期实践⑩ | 青春足迹镌刻壮阔精神 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

时间:2025-07-10     来源:     

分享

C:/Users/袁璐/Pictures/微信图片_20250707141957.jpg微信图片_20250707141957

 

为深入领悟伟大抗洪精神的深刻内涵,探寻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筑牢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之基,7月4日,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校团委“微光成炬”实践队前往九江98抗洪广场与长江文化国家公园九江城区段,开启了一场实地参观学习之旅。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碰撞中,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与生态文明实践课。

 

凝望历史丰碑,熔铸精神品格

 

微信图片_20250707141000

 

微信图片_20250707140949

 

实践队首站来到九江市抗洪纪念广场,在巍峨的抗洪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深切缅怀98特大洪水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通过讲解员的深情讲述和珍贵历史资料,队员们深入了解了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特别是九江干堤4-5号闸决口抢险的惊心动魄历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队员心中。

队员胡宇乐说:“亲临还原的救援场景,我才真正明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分量和‘中国力量’的伟大,明白面对困难时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的斗志有多重要,这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时代精神。”

 

游览生态文廊,感悟文脉传承

 

微信图片_20250707140934

 

微信图片_20250707140922

 

告别抗洪纪念广场,实践队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开展学习调研。队员们沿滨江生态文化长廊一路前行,深入了解九江作为千年商贸口岸、军事要塞、诗词圣地和生态屏障的深厚历史底蕴,重点了解了公园如何将渡口文化、诗词文化、军事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现代公共空间,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面对奔腾的长江和两岸生态画卷,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长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根脉的重要意义。

队员余钦悦感慨道,“走在公园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风景之美,更有一种作为长江儿女的自豪感与保护好母亲河的责任感。”

 

传承抗洪精神,体认青春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707140941

 

此次实践活动,如同一场精神的洗礼,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伟大抗洪精神的强大力量,以及以长江文化为根基的文明传承的深远意义。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学习,队员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服务国家发展、投身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