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发布时间:2022-11-14

使用须知:

1.来信前请首先阅读《使用须知》内容,以便您更加有效地提交信件并得到处理。

2.校长信箱用于受理师生员工对学校及各二级单位有关工作的建议、意见或情况反映,不作为具体工作的办理渠道。

3.来信内容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真实客观。

4.来信所反映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具体、详实,包括具体时间、地点、人员等,便于取证或实地调查。

5.来信的同时注明您的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我们将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必要时我们会与您直接电话联系,匿名或虚名信件我们不便处理。

6.对于建议类信件,我们将充分调研和论证,积极研究改进和解决措施,不作回复。

7.对有效信件,我们将认真对待和处理,在此期间建议您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提交来信,原则上一信只反映一个问题。处理意见我们将尽快以电子邮件或电话的形式回复

校长信箱:jjlgxiaozhangxx@163.com
易炼红同志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3-31

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2月21日)

易炼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部署我省2022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刚才,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听取了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的报告,审议了有关文件方案,建春同志等省领导作了很好的讲话、大家要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直以来,我对教育工作十分关注,既充满感情,也充满期待。在省政府工作期间,我就推进教育强省进行经常性研究,多次协调解决有关具体事项;到省委工作之后,我自己担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春同志任第一副组长。过去一年,省委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破解了一批教育突出问题,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与“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我省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基础教育阶段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还不够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偏低,教育支撑引领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亟待增强等。这些问题都要高度重视、持续发力,切实加以解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江西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历史上特别是宋明时期,江西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着“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朝士半江西”的盛况。时至今日,江西本土的院士虽然很少,但江西籍的院士不少。可以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省是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厚积薄发、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江西要发展,关键靠人才,人才关键靠教育来培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更加满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办教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锚定更高标准、更高目标奋起直追,以赶超之志、务实之策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全力以赴加快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强劲支撑。

第一,要铸牢教育之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向问题上,丝毫都不能偏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融入教育的各领域各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要突出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二是要赓续红色血脉。江西是红土圣地,具有天然的红色基因。要把握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青少年“四史”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三是要坚持“五育并举”。当前,青少年“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问题比较突出。要深刻把握“五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以德树德、以智增智、以体强体、以美化美、以劳育劳,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教育发展、学校建设、治理能力、课程改革、育人方式中,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要夯实教育之基,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教育

教育牵动无数家庭,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其中,公平是教育的基准线,质量则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要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托幼园位、上学座位等问题,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学前教育要“补短板”。这几年,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压紧压实市县责任,加快补齐历史欠账,多措并举增加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新增一批普惠性公办园、巩固一批城镇小区配套园、规范管理一批民办园,切实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要加大公办园教师核编补充力度,按同工同酬要求落实教师待遇,稳定壮大公办园教师队伍。同时,要严格规范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和职级职务管理。

基础教育要“重均衡”。义务教育“择校热”“择校难”“城镇大班额”“乡村小弱散”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说明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要持续做大优质教育“蛋糕”,精心做好市县中小学“十四五”布局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比例结构,加快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相适应的学校布局建设机制,让更多学生在家门ロ“上好学”。要持续打好“双减”攻坚战,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加大对隐形变异的查处力度,避免教育陷入“内卷化”。

职业教育要“扬优势”。我省职业教育基础较好,但技能型人才供需脱节问题突出。要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契机,聚焦产业升级、企业发展之所需,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资源配置,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用好大学生技能大赛成果,加快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能工巧匠。

高等教育要“求突围”。我省高等教育是最薄弱的一环。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我省仅有南昌大学1个学科入选,而湖北有7所高校32个学科入选,湖南有5个高校15个学科入选,安徽有3所高校13个学科入选,反映出我省高等教育的巨大差距。值得我们深思。省委教育工委要深入研究、找准症结,完善举措、精准施策。省委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必须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地贯彻落实到方方面面,对教育工作而言,首先就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上。要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紧迫感,拉高标杆、勇争一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办好高等教育,集中力量支持南昌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力争新增2个“双一流”学科,同时,要在全省范围内选取2所左右高校予以重点支持,力争新增1-2所“双一流”高校。我省一些高校贪大求全,不专注于内涵式发展,不专心于学科建设,导致“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综而不特、特而不优”,要突出行业特点,彰显办学特色、弘扬专业优势,支持江西师大、江西农大,江西财大、华东交大,东华理工,江西理工、南昌航空、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创新发展,努力建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大学。办好高等教育,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党委书记和校长。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要切实担起责任、迅速行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放大视野格局,成体系、有储备地选拔一批优秀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打造平台、提供舞台,让更多“大师”云集江西,带动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办学整体水平。

第三,要创新教育之为,持续增强服务改革发展能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育如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要以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努力以教育体系之变适应和引领时代之变、发展之变。

一是要全面提升服务大局能力。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人才库功能,重点打造一批数字经济、航空、陶瓷、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奋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积极建言献策资政,不断提高毕业生留赣率和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真正使学校特别是高校成为创新人才的“蓄水池”、科技攻关的“新高地”、思想理论的“供给源”。

二是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办学的主体在学校。要扎实推进学校“放管服”改革,大幅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比,真正让学校自主办学、专心育人。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办法,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尽快研究出合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案,切实发挥好考试招生育人导向作用。

三是要积极扩大开放办学。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开放共享、整合优质资源,用好省部共建、校际合作优势,力求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提升我省教育整体竞争力。要积极争取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大院大所在赣设立分支机构,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打造聚集一流人才、先进要素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第四,要培固教育之本,加快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一个孩子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这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校长,这是这个学校的福气.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让广大老师发展有舞台、进步有空间,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令人向往、受人尊敬的职业。

一是要坚持师风师德第一标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师风的重要地位。要坚持“教育者先要受教育”,认真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树立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要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大力倡导教育家和名师办学,以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不断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宏大教师队伍。

三是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尊师重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坚持敬畏知识、敬重教师,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严格落实保障教师待遇的各项政策,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加大对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广大教师专注于教书育人,成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第五,要扛起教育之责,切实加强改善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制度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是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关心教育、熟悉教育、研究教育,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强化督促协调,推动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合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领导、业务指导、政策引导职能,把教育教学和督促督导等工作抓细抓实。

二是要狠抓教育系统党建。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中央巡视反馈指出我省一些高校存在涉宗教以及传播错误言论等问题。今年要召开党的二十大,学校决不能成为制造和传播噪音杂音的地方。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管控,守住阵地、管好队伍,严密防范各种非法渗透和不当言论,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任何传播渠道。

三是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系统不是党风廉政的法外之地,这几年一些高校腐败、学术腐败问题频出。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深入查解决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议事决策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建设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

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更加满意教育,任务艰巨、使命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强劲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